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:三国两晋(历史学)
(一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
官渡之战后,曹操统一北方。决定“天下三分”的著名战役“赤壁之战”结束后,曹操知道自己一时还无力吞并长江流域,就回到北方。曹操病死,曹不夺了献帝之位,改国号魏。曹丕篡汉称帝后,刘备于次年(公元221年)亦称帝,国号汉,史称“蜀汉”或“蜀”。公元222年,刘备亲率大军出巫峡,企图夺回荆州。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,率五万士卒,以逸待劳,在夷陵(今湖北宜昌东南)用火攻,蜀军大败。自这次战役之后,蜀、吴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,但都弱于曹魏。两国为了共抗曹军,又互相遣使通好,恢复联盟关系。公元229年,孙权称帝,国号吴,历史上亦称孙吴。
(二)三国的政治、经济与军事
曹丕称帝,用“九品中正制”以选拔官吏。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,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。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。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,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。
吴国的政治制度与魏、蜀基本相同。不过孙权主要依靠江南大地主以建立统治。这些大地主多世代为吴的高官,有的拥有众多的私兵。孙权招抚山越后,吴的统治得到稳定。吴的商业进一步发展,水路交通发达,内河、海上都有大量的船舶往来。当时的造船经验和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。
蜀国的政治制度与东汉基本相同。诸葛亮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在他掌权的十多年中,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,经济也有发展。诸葛亮平定南中,巩固吴、蜀的联盟关系。蜀汉地区受战争的破坏较轻。刘备入蜀后,实行拉拢当地地主阶级的政策,发还地主们的田地和房屋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这时的手工业和商业也由恢复而发展。最著名的手工业有织锦业。
(三)西晋统一中国
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。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两年后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。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,是西晋灭吴、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。晋武帝的户调式虽难完全实行;但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,而用行政的办法将大量的流动人口安置到土地上去,进行生产,这对稳定社会秩序,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、发展,都起了积极的作用。
贵族门阀政治在西晋逐步确立,九品中正制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,而出现了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的情况。这一情况的出现,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,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此外统治集团的奢侈腐朽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,加剧了阶级矛盾。
(四)西晋灭亡
太熙元年(公元290年)晋武帝去世,晋惠帝继位,外戚杨骏辅政,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,终于爆发了“八王之乱”。建兴四年(公元316年)长安失守,西晋灭亡。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,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。而后,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,史称“五胡十六国”。